我将来可以做些什么?要走的会是怎样一条路?有些人选择用考研改变命运,影响接下来的人生,那又会是什么样子?面对每年变化的报录比,我们只有做到努力,扎实,才能有实力,有底气!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考研的相关内容,进一步明确考研方向。11月4日晚,测地学院于线上召开了2023考研交流会,常务副院长杨树文,党委副书记,副院长郝雪莹,学工办主任王文达,“飞天”学者、博士生导师周亮教授,优秀考研毕业生及测地院学生参加了此次会议。在本次会议中,老师们带领几位成功考研的学长学姐,给同学们带来了满满的干货!希望备考学子少走弯路,成功上岸!
考研对于很多人来说,是做学术研究的必经之路,或是职业发展的需要。郝雪莹老师带给大家简短但深刻的鼓励:“既然选择了远方,就要风雨兼程。同学们不要小看每一天的坚持,拖延不改变,只能做一个空想家,阳光总在风雨后!”

周亮老师用往年带领的徐智邦,孙钦科等同学考入武汉大学,华东师范大学,南京大学的例子,告诉同学们:
1、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,要自信,坚定,坚持,有清晰的目标,和抗干扰的能力;
2、成功=勤奋学习+正确方法+少说废话少焦虑,多做事;
3、专注是学习力中最有凝聚效力整合效力的;
4、平和心态,让自己的心情愉悦,轻松。
他还启发同学们对于考研面试的思考。

最后周老师也激励大家,要像孤勇者那样,卑微的生活和梦想,并不能击垮每个平凡的奋斗者!

成功没有固定路径,但是经验是时间的积累,是吃过的苦,走过的路。吃亏了才有经验,听过来人的经验,可以给备考的同学们长一智,助一力。交流会上,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分享了一些很有意义的亲身经历和上岸指南,帮助同学们避开他们遇到的坑,他们用成功的经验引导大家找到自己备考努力的方向!
“专业课靠平时;必须稳出成绩;备研期间,我每天早上记一个小时的单词,背模板,投入五个小时来学习数学;预测题要多刷。”考入中南大学的刘添华学长说:“买了两本试题,第一遍出错的,在第二本上标出,每看一遍,都会有新的收获”。

董勇学长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梳理往年考题,整理标准答案,总结背诵记忆,真正去投入学习。他说:“在自我管理中,要保证有效的时间,不努力就不要期望好成绩。”最后,他鼓励同学们:“没有那么多天赋异禀,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孤独地翻山越岭。”



“每天任务别太多,但一定要完成,心情才会更好。”杨海燕学姐提醒同学们保持作息的规律,健康的身体,大脑才能休息好。平时不应付才是对自己的负责,不怕考不好,真正努力就好。
贺鹏程学长告诉同学们可以通过完整做题、自己独立思考,来提高计算及思维能力。
学长学姐们分享道,崩溃常有,但绝不放弃。超级勤奋会变得无敌自信,真正和你竞争的人没有那么多,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。


最后,本次会议的主持人杨树文老师给大家加以总结:“少焦虑,做起来,坚持的力量很强大,大到你无法想象!”
学院在疫情特殊时期及时地召开本次考研冲刺经验分享会,不仅为备考路上的学子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、鼓舞了同学们的意志力、端正了大家的备考心态,还给迷茫和焦虑的同学们指明了前进道路的方向,进一步增强了大家考研成功的信心。考研的过程虽然辛苦,但是回想起来满是感动与感激,这次会议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意义重大!
测地学院强化组织,统筹联动抓就业,本次考研冲刺经验分享会就是打好组合拳促进就业的重要环节。最后祝愿每一个考研路上的测地学子,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。前程似锦,不负韶华。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
